首頁 > 衛教專區 > 骨科小知識 > 創傷骨折 > 常見脫臼部位有哪些?

衛教專區

常見脫臼部位有哪些?

分享到
🔎常見脫臼部位有哪些?

脫臼是指關節位置異常移動,通常會伴隨疼痛、腫脹或活動受限。了解常見的脫臼部位,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與運動中更注意安全。

1. 肩關節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因此也是最容易脫臼的部位。肩關節脫臼通常在跌倒、碰撞或舉重時發生,可能會出現手臂無法抬高或明顯變形的情況。

2. 手指關節

手指關節脫臼常見於運動過程中,例如籃球、排球或摔倒時手指受力過大。脫臼時手指可能呈現彎曲或歪斜,活動會受限制。

3. 肘關節

肘關節脫臼多發生在跌倒時手部先著地,或是在拉扯動作中。脫臼後肘關節會明顯變形,活動時伴隨疼痛。

4. 髖關節

髖關節脫臼較少見,通常與高強度運動、交通意外或外力撞擊有關。髖關節脫位會導致下肢無法正常活動或出現異常姿勢。

5. 膝關節

膝關節脫臼雖然不常見,但發生後可能造成膝關節變形或下肢活動受限,多與運動或意外扭傷相關。

6. 腳趾與踝關節

腳趾或踝關節脫臼多發生在跳躍、跑步或跌倒時,會出現腫脹、疼痛及活動受限。特別是運動員或喜歡戶外活動的人,要特別注意。


💡小提醒:了解脫臼常發生的部位,可以幫助我們在運動或日常生活中更小心,避免意外發生。保持關節靈活、做好暖身與正確姿勢,是保護關節的好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