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開刀前」最常問的5個問題

骨科醫師的日常,有很大的比重是照顧「骨折」的患者。跌倒、車禍、鬥毆、甚至「阿秋巴」(比腕力)都可能造成骨折。有的骨折需要開刀、有的則不用;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差在哪裡?什麼時候要開刀?住院住多久?該用什麼骨材?簡單整理了骨科醫師每天都會被問好幾次的問題,希望能提供民眾對於骨折手術基本的認識。

醫師!我一定要開刀嗎?打石膏行不行?

每個人全身有206塊骨頭,當骨頭遭受到外力而骨折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骨折型態(fracture pattern),就像是桌巾有各式各樣的圖案一樣,不同的骨折型態會衍伸不同的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如果骨頭裂開但沒有嚴重位移(線性骨折)、或是上肢骨折,採取保守治療是有機會可以過關的,例如用石膏固定取代手術;有些部位無法打石膏,例如鎖骨、肱骨,則會用手臂吊帶(或三角巾)來保護;脊椎骨折則是用背架來支撐。

如果骨折已經移位、或可預期未來有很高的機率會移位(例如下肢必須承載體重所以移位的機率很高),則會建議手術治療,將骨折復位並且用骨材(鋼板、鋼釘等)固定。

上述是大原則每個患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骨科醫師會依照患者的年紀本身其他疾病工作型態手術可能遇到的風險…等等原因,與患者及家屬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怎麼麻醉?我會怕,可以睡著嗎?

常見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半身麻醉、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就像是牙醫師拔牙之前在牙齒周圍打上麻藥,局部麻醉適合小範圍的手術,例如手指腳趾表顯傷口等等。

半身麻醉:是在腰椎施打麻藥,讓下肢不會有痛覺,而患者是清醒的。常用於下半身手術,如髖部大腿膝蓋小腿腳掌等部位的手術。有時麻醉醫師會使用半身麻醉加上一點鎮靜(舒眠)藥物,讓患者放鬆休息、忘卻手術的焦慮與恐懼。

全身麻醉:是透過藥物讓患者睡著之後,插上呼吸管。常用於上半身的手術,例如肩膀上臂手肘下臂手掌脊椎等部位的手術。

還有許多其他的麻醉方式,例如靜脈麻醉面罩式全身麻醉神經阻斷術。麻醉醫師會與手術醫師、患者、家屬討論出最適合的麻醉方式。

什麼時候開刀?我現在好痛!可以快一點嗎?

除了局部麻醉之外,大多數的麻醉方式,患者都需要有足夠空腹時間(依照所吃、所喝的食物以及麻醉科醫師專業判斷有所差異),才能夠上麻藥,避免未消化的食物因為嘔吐導致嗆咳、肺炎,以策安全。

然而,當有嚴重的骨折手術需要盡快執行時,就不在此限;另外有一種情況: 當患者空腹時間已夠,但同時卻有其他病情更危急的患者(不一定是骨科,可能是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等等的病人)需要優先手術時,醫療團隊將會視情況調整手術順序。

在還沒開刀之前,我們可以用止痛劑冰敷石膏牽引等方式,減輕患者的不適。

住院要住幾天?我可以住到拆線嗎?

術後住院期間,有幾個目的:恢復體力控制疼痛傷口照護練習復健;絕大多數的患者在疼痛改善許多並且傷口狀況良好時,就可以出院回家靜養。

影響住院的天數的因素其實非常多:患者的年紀骨折部位手術方式、是否有其他疾病傷口狀況(是否感染腫脹程度、是否有水泡)、體力恢復狀況…太多太多了!因此每個患者的住院天數都不盡相同。

一般傷口拆線的時機為10-14天, 如果已經出院,則會在回診追蹤時拆線,拆線之前千萬記得傷口避免碰水、引發感染喔!

健保骨材與自費骨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隨著醫學與材料科學不斷進步,骨折手術的耗材不斷推陳出新。相較於健保骨材,新式的骨材多了許多特點,例如:鈦合金材質輕卻較有彈性、螺絲與鋼板「互鎖」設計提升固定強度、微創器械縮小手術傷口與加快速度、符合骨頭形狀更加服貼減少不適。

骨折的部位與斷的樣子,都會影響骨材的選擇,三言兩語很難詳盡描述。建議與您的骨科醫師討論諮詢,選擇最適合的骨材。

 

一定要開刀不可嗎?怎麼麻醉?什麼時候開刀?要住幾天?要用什麼骨材?以上整理了骨折患者手術前最常發問的幾個問題與大家分享。每個患者的骨折與其他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唯有了解自己/家人的狀況 並與骨科醫師充分討論後,決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才能讓骨折的恢復達到最佳狀況。

同場加映

骨折病人「開刀後」最常問的6個問題

板機指一定要開刀嗎?

嚴可倫醫師的門診時間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